七月里打开影视剧APP,满屏都是雷佳音那张写满委屈的脸。
《长安的荔枝》里憋屈的小吏刚下线,《酱园弄》里受气的中年男又登场,观众彻底看麻了。
这波抵制风潮表面是烦雷佳音,实则骂的是整个内娱圈钱不创新的毛病。
演技没问题但刷脸太多。
一个月四部戏轮番轰炸,去年平均两月一部,张艺谋冯小刚的戏全是他。
高情商说是劳模,现实就是观众看到他就想换台。
连姜文新片预告里露个脸,弹幕直接刷起“有他就不看”。
角色同质化更致命。
从《前半生》出轨男到《长安》小人物,十年如一日演窝囊废。
观众都能背出台词套路:佝偻背叹气皱眉三件套。
张译好歹演警察还分刑侦缉毒不同款,雷佳音的憋屈男简直复制粘贴。
制作方和演员都在偷懒。
投资人只认被市场验证过的“安全牌”,雷佳音团队也贪图省事。
结果演员困在舒适圈,观众被迫看重复剧情。
韩国16集讲三代人故事的《我们的蓝调》豆瓣9.5,我们还在拍第八世轮回的仙侠剧。
业内恶性循环该打破了。
张译六月拿完奖就宣布息影,明摆着不想耗光观众缘。
反观雷佳音被抵制后才后知后觉,接戏时但凡挑点新鲜角色也不至于此。
黄磊沈腾王耀庆这些戏骨,哪个不是被定型害惨的?
观众真不是针对他个人。
半个月前那尔那茜高考造假被查,直播里雷佳音皱眉的表情还被全网夸三观正。
烦的是打开电视电影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流水线产品。
当年《人世间》里周秉昆让人哭红眼,现在同款角色只剩尴尬。
内娱该换药方了。
好演员接戏前看看剧本厚度,别被大导演名头唬住。
投资人少点套路,别老让实力派在烂俗剧本里打转。
韩剧能用《黑暗荣耀》捧红过气演员,我们还在用雷佳音们填流水线。
再这样下去,早晚轮到张颂文黄轩被抵制。
观众要的是新面孔新故事,不是看影帝变人形立牌。